找到相关内容918篇,用时2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参与西安申办“世界佛教论坛“的经历与体会

    这个主题的基本思路是:佛教提倡“六和”,即身和同住、口和、意和同悦、戒和同修、见和同解、利和同均,涉及到处事行为、言论表述、心理状态、法规制度、思想见解、经济利益等六个方面,每个方面都要和睦无间。《...清净,莫不欢喜。”这里则涉及到上下、尊卑、男女之间的平等与和谐。《佛说光明童子冈缘经》则勾画出另一副和谐的国度:“国士广大,人民炽盛,安隐丰乐,离诸疾苦、饥馑等难,亦、怨害、盗贼、恐怖,人民和顺...

    李利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5765319.html
  • 天台宗简介

    高僧传》卷十七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七都有七部九卷。《佛祖统记》卷云载有九部十一卷。现存的有《法华经安乐行义》一卷,《诸法三昧法门》二卷,另有《大乘止观法门》和《玄誓愿文》二书,学术界有疑;还有《三...《六十如理论》、《菩提资粮论》等。他由破邪显正,确立大乘佛教的根本基础,尤其中论,所不破、所不空、所不真、所不中。因此当慧文禅师,看到中论“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,亦名为假名,亦名中道义。”顿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5065537.html
  • 历代感应传通鉴

    侵夺、害人、杀生、焚经、破像等而招至恶报的事例居多,以因持斋、念佛、放生、打忏、诵经、忍辱等招致善报的事例为次。大旨归于“善有善报、恶有恶报”,劝人止恶修善。具有一般的警世导...唐初。故事不立标题。编次不以时间先后为序,也不以类别相区分,故定例可循。   卷上,收隋京师大德沙门信行、唐京城真寂寺沙门慧如、绛州大德沙门僧彻、河东沙门道英、隋幽州沙门智苑(即“静琬...

    陈士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4565600.html
  • 演培法师:人间佛陀(4)

    原则的,佛以六和敬为木,本著六和敬相处,彼此间自得融洽,不会发生问题的。印顺论师说:二(和中,见和同解,戒和同行,利和同均,是和合的本质;身和同住,语和,意和同悦,是和合的表现”。这实在...问题的,唯有忍辱,况且你们定为求解脱而来,怎能如世人一样的作无谓的争执?怎么不能像长生太子与梵施王的还共和合”!   佛陀慈悲的说了上面的一番话,接著又谆谆的告诫说:“汝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1365957.html
  • 演培法师:人间佛陀(5)

      九 堤婆逢多的白立   佛从忍辱中,克服了内讧外患,木可顺利的继续做其度生的工作,但想不到在佛七十二岁的那年,突然发生了提婆达多脱离僧团自立的大事,不能不说是天大的大事。由于这件大事的发生...恐怕他来与佛辩论,扰乱佛陀心绪宁静,所以阿难不愿为之引见。但他确为真理而来,亦是为著深疑而来,假定不能见到佛陀,以后再别处可问,于是再三的恳求。佛陀在内听到有人要来见他的请求,虽说身体不怎么支持得住,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1465958.html
  • 日本五山禅僧的儒释二教一致论

    所以贵乎和也。 佛氏则曰﹕梵言僧伽,华言众和  合,而有理合焉,有事和焉。 曰﹕戒和则同修,见和  则同解, 身和则同住,利和则同均,口和则,意  和则同悦,谓之六和,是事和也。 曰证择灭,择灭则 ...它们两者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,亦即朱子学以有----入世为  其立足点,禅则以----出世为其立足点。因此,前者除以  智德不离,居敬穷理,以成德之外,小则从事庶民之教化,  大则以举治国平天下之实为...

    郑梁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00666182.html
  • 论天台宗思想体系的特色(上)

    意思,他是南豫州武津人,专攻法华经达十年之久,他有许多短篇著作留传下来,譬如像法华经安乐行义、诸法三昧法门、随自意三味等。同时还有一部很重要的书,叫做“大乘止观”,为修持摩诃般若时,所要应用的止观...的哲学”。  (二) 从佛教各经论看天台思想之特色  1、大般若经以所得为正观 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之下,我们可以说,天台宗的思想发展,势必要凭藉一大堆的经典才可以附合,像大般若经这一部经王是不够的...

    方柬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0666325.html
  • 能断金刚般若经讲要

    障而已。慢即执以为实之增上慢,此属菩萨行之大障。妙生由小人大,善解空故,第一,今就近取譬,举小乘道果为例。小果初断见道所断惑者为预流,次断修道所断欲界六品惑者为一来,三断欲界九品惑不重生欲界者为不...二分般若》有《金刚品》,立名取义,均与之相关,可证其与二分并行,流传甚早也。奘译新本般若出,即已面目全非,不如罗什传龙树学,心知其意,犹能存古也。迨弥勒著世亲时犹相继注释,直至奘、净两师抵印,仍及见...

    吕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3166679.html
  • 南岳慧思---双开定慧(2)

    生死如循环  三涂苦难忍  人天亦复然  谁闻六道苦  而不兴厌心  妄识本无体  依因寂法生  妄想生妄想  转轮十二缘  知过二业患  现不造三因  老死更不续  反流尽生源    诸法三昧...  问曰。佛何经中说般若诸慧皆从禅定生。答曰。如禅定论中说。三乘一切智慧皆从禅生。般若论中。亦有此语。般若从禅生。汝所知。不解佛语。而生疑惑。作是狂难。汝何不见。十方诸佛。若欲说法度众生时。先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72267187.html
  • 试探唯识法门在心灵环保中的应用

    汲汲营营,非义索取,以贪为生活指导的航标,也就不会造杀盗淫妄诸业,从而过着健康清净的人生,保持心灵的染。   第五嗔:对生命的存在及其由此存在而引出的种种痛苦,心都能温柔地对待。嗔是对治嗔的...的对象有二:一是自身,二是客观世界。然客观世界也是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。因此《解深密经》曰:“若彼所缘影像,即与此心有异者,云何此心还见此心?善男子!此中有少法能见少法,然即此心如是生时...

    释法瑛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4367859.html